从立场标记语视角看新闻的主观性以中英文报纸(4)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记者调查的新闻语篇中大量运用态度、评价、立场的标记语,体现了记者在描述调查过程和事实时,伴随着表达的命题,一起表达记者对于新闻过程和事实

记者调查的新闻语篇中大量运用态度、评价、立场的标记语,体现了记者在描述调查过程和事实时,伴随着表达的命题,一起表达记者对于新闻过程和事实的认知。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记者的新闻调查是在用语言整理新闻事实,从而留下自己的印记。记者的新闻调查的事实不可能简单地、显而易见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而是记者这一认知主体对于新闻事实调查、体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并通过某一视角用语言建构的结果。立场标记语是语言标记的一种,是语言中常见的标记现象,传递着记者的情感、态度、评价。记者借助多种立场标记语表达多种主观的意义,对客观事物作主观性描述和理解。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中英文新闻记者调查在描述新闻事件本身的同时,表达立场和价值、态度和感情,不仅是记者的能力,还是新闻的需要。如果记者调查中仅仅是事实和数据的堆砌,而没有解析背后的意义,没有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那么是不能成为有价值的记者调查的。

结语

记者调查版的新闻事件报道带有主观性,难以做到据实而客观,因为语言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沈家煊,2001)[9](268-275)。 记者调查不仅是在回溯现实,还传递着价值标准,包含着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阐释的思维活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作者的立场、情感、视角等。记者调查形成的新闻叙事一方面要求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努力避免主观臆断,另一方面记者要介入叙事,需要把说话的目的与动机传达给读者,因而自然地带有主观色彩,这也是记者主观选择的结果。因此,新闻要求的客观呈现与记者的主观表达之间是存在冲突和矛盾的,无论新闻作者如何坚持客观真实性标准,新闻的主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难以避免的。

[1]Biber, D.&, G.Leech, S.Conrad&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99.

[2]Palmer, F..Mood and Mod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徐宏亮.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46-50.

[5]柳淑芬.话语中的立场: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J].当代修辞学,2017(5):63-70.

[6]龙满英,许家金.大学生英汉同题议论文中立场标记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7]Lyons, 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8]钱冠连.不当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9]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322/377.html



上一篇:英汉方位隐喻的语义韵对比以起伏和为例
下一篇:试论新闻的日语翻译技巧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