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新闻界对摄影术的认知与运用考(5)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1916年开始,中国在军阀割据、分裂混乱中迎来自由主义思想高潮,新闻业也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此时印刷业作为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发展迅速,加之

从1916年开始,中国在军阀割据、分裂混乱中迎来自由主义思想高潮,新闻业也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此时印刷业作为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发展迅速,加之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信息收集和报纸发行都极为有利;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思想交锋亦推动新闻思想的前进。步入十年内战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国人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冲破了大革命失败后舆论沉寂的局面,也使新闻界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摄影报道业务飞速发展的同时,围绕新闻摄影展开的理论探讨也如雨后春笋,推动着新闻摄影从一门技艺向一种知识的转变。

1.摄影刊物风起云涌,学理探讨提升新闻摄影重要性

1920年6月9日,我国第一份报纸摄影附刊《时报》的《图画周刊》由戈公振在上海创立,创刊导言说道:“世界愈进步,事愈繁琐,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籍图画以明之……今国民敝锢,政教未及清明,本刊将继文学之未逮,一一揭而出之”,为摄影照片赋予了“彰善阐恶”的重任。该刊对时事照片选稿标准颇为严格,“需是临时发生的、不常遇到的事情,要极其迅速,以报纸上没有揭载过的为限。”不仅凭此赢得了读者,也成为其他报纸争相模仿的典范。到20世纪30年代初,全国设有摄影附刊的日报和晚报已达数十家,掀起了摄影附刊的热潮。各报摄影工作各有千秋,纷纷致力于提高自家摄影报道质量:“申报注重大事和美术方面,新闻报注重社会新闻照片方面,而时报则仍注重原来的妇女与运动方面,各延专家主持,以引起阅者之兴趣和美感为主旨……对于图片之生动,拼版之参善有致,皆各勾心斗角,出奇以争一日的短长。”可见对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取材和刊登裁剪已成为各大报纸互相竞争的重要环节。

与此同时,二三十年代也是摄影画报风起之际。1925年,《上海画报》在创刊首期大幅登载“五卅惨案”,刊登《凄凉之南京路》《学生大游行》等现场照,此后更连续跟踪报道市民及华侨支持上海人民的消息和图片,一炮而红,“京津报房以电索报者踵相接”,“如春雷之乍发,如奇葩之初胎,吾人惊魂未定,耳目为之一新”。三日刊形式的画报大为盛行,次年诞生的《良友》更销行五大洲,“每月发生的重大新闻,几乎都可以从画报中找到如实的照片”。

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在摄影附刊和画报热潮中得以确认。对于“欧美各报章杂志之重视照片而勤于搜集者,良有以也”的艳羡,逐渐转变为“吾国之新闻摄影事业,渐有起色,蒸蒸日上,已引起新闻界之注意,不久入于‘竞争摄取照片’之时代”的自豪。彼时摄影的作用已被一般民众所认知,从1929年《大亚画报》记载“驻美领事夫人廖女士贩土案”细节可见一斑:廖女士赴京受审沿途“以帽覆额,力避观者为之摄影”,原因正是“不怕人目,而怕镜头……留影于国内各报,万人传睹也。”到了三十年代,摄影被视作新闻事业整体进步的推手,“翻开十几年前的报纸,和目下的报纸比比看……有极神速的进步,新闻摄影底日渐增多,便是一个明证。”作为令新闻界“面目一新”的摄影,凭借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和真实性强的性质优势站稳脚跟,成为较文字有过之而不及的新闻界宠儿。

相较于抽象深度的文字报道,照片首先凭借能被绝大部分读者所读懂的传播优势受到喜爱。戈公振就曾评价:“图画先于文字,为人类天然爱好之物。虽村夫稚子,亦能引起兴趣而加以粗浅之品评”;“图画为最妙之有形新闻,任何人能直接了解,不必经过思考,且不限智识高深,即妇人孺子亦能一目了然。”识记文字尚需要一定程度的教育背景,“书报之普及不是简单的问题,中国识字的人少,识字而喜阅书报的人更少”。而图片却能被人类天然的接收,甚至跨越国别与语言障碍,成功引起了各个阶层的兴趣。“世界人类,仅有不通文者,而绝无不识图画者,其引起读者兴味,万不能如图画之远。”“报纸上的文字是思考的,图画是直觉的;文字是象征的,图画是写实的;文字是机械的,图画是美术的;文字是记事的符号,图画乃传形的工具;文字需学而后知,图画则不学而辨;文字因有国别,故非加以翻译不可,图画则打破国界,而各色人种,尽可知晓,因此进步的报纸,每日离不了新闻照片的篇幅。”通过图文新闻多维对比,对于照片的全面认可一览无遗。

另一方面,摄影照片现场感、过程感强和故事化呈现的功能,在当时看来甚至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触及的高度。中华摄影学会创办人林泽苍曾对二者优劣一较高下:“虽有生花之妙笔,仍难得窥其真相。奚异日隔履抓痒,纸上谈兵,故不得不赖摄影以补文字描摹之不及,蓋照片能示当时实景,活活纸上,于不知不觉间,若置身其中,摄影之所以为贵者此耳。”“凡一事件之发生,新闻之外,且附以当时之情景,与有关系之图片,读者如历其景,其有助于新闻事业者诚无穷矣。”论及摄影特别的现场再现能力,还有一桩报道趣闻更能加深理解。1934年上海有“来沪之世界最胖女人”,彼时报人为完美呈现“胖”的要点,尝试用文字和数字描述:“体重七百余磅,上臂围二十六寸……这些字数述记,阅者可以想象其肥胖。”但《大众画报》别出心裁刊登了一幅儿童与“最胖女人”合影照,“用衬托方法替代文字叙述,使人一看而明事件之特点”,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由此,新闻摄影似乎已建立起更优于文字的话语模式,“有时文字描写,累累数千言,尚不能形容其实际状况,而照片一帧在手,一览无遗,画意能达万言。”当时报刊上较多的出现“消息照片”,比如《晨报》1926年4月5日刊登的《段政府之独脚总长》,以一幅新闻照附以标题和说明,便构成一则独立的消息,显然是新闻照片地位提高的有力佐证,突破了认为照片只能作为文章插图和报纸附庸的固有框架,报人实际工作中已经认识到的功能,终于得到理论上的经验概括。“倘然在新闻中,同是刊入一帧新闻写真,使读者看了,除晓得事情的始末外,还可以领略当时的情景,慷慨激昂地,俨同身入其境,兴趣百倍了。”提倡用新闻写真带领读者“身入其境”的这位报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断言“报纸未来的竞争焦点,当在新闻摄影上”,时至今日,新媒体创造的新一轮“读图时代”无疑是当年论断的最好佐证。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518/405.html



上一篇:第三十五届兰亭书法节在绍兴举行
下一篇:青岛藏石首发式在青岛盛大举行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