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澄清与历史变迁(3)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一时期的深度报道吸纳了报告文学的非虚构和人文性特质,又不断挣脱报告文学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文体样态。 3.20世纪80年代末至9

这一时期的深度报道吸纳了报告文学的非虚构和人文性特质,又不断挣脱报告文学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文体样态。

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从大特写的兴起到特稿的第一次繁荣。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成为公众选择新闻的基本诉求,传统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都遭遇到了巨大危机。1985年,一种全新的文体形态“大特写”率先由上海《生活周刊》“命名”。1988年,北京青年报开始以“社会大特写”引起报界关注。这种强调文学性、故事性、全景化的新闻文体样态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周末版”的基本定位和竞争需要。新时期第一家“周末版”是中国青年报在1981年创办的“星期刊”。到1992年,仅省、部级以上的报纸中,出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就有50多家。?“周末版”的初衷是弥补日报的不足,争取更多的读者。由于在时效性方面与日报的差距,“周末版”不得不寻求报道的“第二落点”,亦即淡化时效性,追求可读性。由此,大特写因时而生。文体界面的大特写,篇幅在4000字左右,拒绝单一化形式,强调对于多种文体的借鉴与融合,是新闻分析、新闻综述、趋向性新闻等新兴文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性文体。在写法上,则更强调文字的明易畅达和叙事的形象化。同时,它又是以抨击时弊为主旨的问题性报告文学的新闻化,而贯穿于其中的思想核心,则是宏观的理性思考。写法较少受到传统新闻样式的限制,“更强调夹叙夹议,叙事形象,写法通俗,有情节、有事件、有人物,可读性较强”?。

大特写一开始更似报告文学的“缩写版”,逐渐聚焦到软新闻、司法新闻、故事等领域。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晚报、都市报的崛起,大特写遂成为这类市民报的重要品种。

1995年,中国青年报创办“特稿版”——“冰点”。从第一篇报道《北京最后的粪桶》开始,“冰点特稿”的旨趣就一以贯之:题材取自真实事件,细致的观察与细腻的笔触背后蕴含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内心世界的尊重——“记者以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基本使用‘白描’手段,客观、真切、栩栩如生地描述出采访对象的苦难和希望,极大地唤起了善良人群的共鸣。”?

“冰点”带来了新时期特稿的第一次繁荣,也初步奠定了特稿文体的“行业标准”。按照李大同的说法,特稿的文体特色主要包括:“首先,题材本身有重大关系,要有张力,要判断读者会不会感兴趣。题材的重要性大概占50%;然后,标题要吸引人,标题作用多大呢,要管500字。一个好标题,能让读者看500字;那么,开头这500字写得好,产生‘阅读惯性’,然后让读者读接下来的1500字;阅读疲劳通常产生在1500字左右,这时候,你得让读者喘口气,甚至在1500字的结尾处埋下某种伏笔,再吸引读者读下去,直至读完。”?“重大”“张力”“阅读惯性”等关键词,集中展示了特稿的非虚构性质和类似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于是,“讲故事”就成为“冰点特稿”的重要呈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时新闻界对于特稿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把新闻写得更好看”的形式层面,并未从根本上触及特稿的精髓——“特稿的选择,是理解世界的方式的选择,是对新闻的解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是呈现方式的选择。”?

4.21世纪以来:从“南周特稿”的探索到非虚构写作的“命名”。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发表《举重冠军之死》,这篇被称为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开启了该报“中国式特稿”的探索之旅。此后,“南周特稿”专版以“追求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为基本定位,选题聚焦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题材,将“戏剧性高度集中”作为选题基本原则,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的特稿操作路径?,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稿作品,例如李海鹏的《悲情航班MU5210》、南香红的《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曹筠武的《系统》、叶伟民的《山寨春晚变形记》、关军的《一封27年等不来的感谢信》等。

与此同时,一大批传统纸媒诸如《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智族GQ》《时尚先生》等相继加入特稿生产行列,由此带来了特稿文体的再度繁荣。包丽敏的《无声的世界杯》、林天宏的《回家》、赵涵漠的《永不抵达的列车》、林珊珊的《少年杀母事件》、王天挺的《北京零点后》、袁凌的《血煤上的青苔》等成为其中的代表作。这些作品贴近社会现实,写法上各具特色,有的擅长对真实细节的描摹,有的聚焦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求历史时空中多维度、多关联的真实。总体看,这些特稿大多强调新闻框架内对文学手法的征用,很多作品直接借鉴小说的创作方法,综合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和对话的发展、冲突与张力的构建、对事件场景的重现以及对语言的重视,努力寻求新闻实录与文学审美双重价值——“特稿文体折射出新闻价值理念获得普遍认同,其原因在于,事件的叙述具有人的维度,有人情味;其次在于,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样式为读者喜闻乐见;最后在于,对时代的进步意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303/369.html



上一篇:小心假新闻版
下一篇:周恩来与大后方新闻界三剑客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