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界》编辑部征稿要[10/30]
- · 《新闻界》杂志社收稿方[10/30]
- · 《新闻界》杂志社刊物宗[10/30]
- · 《新闻界》期刊栏目设置[10/30]
- · 《新闻界》数据库收录影[10/30]
- · 《新闻界》投稿方式[10/30]
- · 新闻界版面费是多少[10/30]
时隔年中国人再次登顶贡嘎主峰(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7日早上5点40分出发。对于这一段漫长的大雪坡,没有人能记住所有攀登的路段——即使记住也没用。因为在这一段,路况的变化实在过于频繁,可能一场
17日早上5点40分出发。对于这一段漫长的大雪坡,没有人能记住所有攀登的路段——即使记住也没用。因为在这一段,路况的变化实在过于频繁,可能一场雪崩、冰塌,或者是大雪过后,路况就会截然不同。大雪坡的坡度在60到75度之间,全程都是由队友小海领攀,大家跟在小海身后,连续攀登了近12个小时,过程中体能和精神的消耗都极大,终于在下午5点左右到达位于贡嘎主峰肩部的C3。
不出所料,由于冰川的变化,我印象中的C3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之前设置帐篷的平台被起伏的雪坡所取代,后方的一块大石头也消失不见。我还记得2016年的那个晚上,狂暴的风雪将帐篷和睡梦中的人全都抬了起来,在雪地上推动了足足半米,险些掉入两米外的悬崖。而这一次,我们面对着更加困难的营地条件。如果再往上一百米,或许会有更好的地形,但现在已太晚,也没有体能支持继续攀登,因此我们只能挖坑,挖到足够深、足够平。
我们选择了靠近山脊大石头的地方开挖,这样可以有一面稳定的遮挡,挖了大概一米多后,就用冰镐和冰锥来固定帐篷。要知道,上一次是被风刮到了悬崖边,而这一次我们没有移动的空间,要是再被吹动,就会直接坠入下方一千多米深的冰川。
平安地度过了一夜后,18日早上5点队伍开始整理,临走前,为了防止帐篷被风吹走,我们用雪将帐篷压盖住,然后向剩下800多米的峰顶出发。但出发前我们已经察觉到,相比刚上山时,大家的身体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呼吸开始急促,行动能力和食欲降低,穿鞋都用了二十分钟。
离开营地后向上攀登,高海拔和低氧带来的体能消耗越来越大,我们每攀登一段就要休息一阵子才能缓过来。之后,队伍切到贡嘎主峰的东北山脊,沿着尖锐陡峭的山脊线继续朝山顶进发。
上午八点左右,风雪停息了一段时间,同时阳光闪耀。我们看到贡嘎主峰周围是一片白茫茫的云海,只有少数几座白雪皑皑的山头,位于我们的脚边。金色的日光从云海中喷薄而出,在黑白交错的群山间投下大面积的光亮,景色之震撼无法形容。
在航班上远眺贡嘎,群山起伏于云海之上,灰黑色的山体岩石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尽头处,贡嘎主峰孤高突兀,陡峭尖锐的山脊线如同刀刃般锋利,共同组成了金字塔般的山形。
下午1点后,我们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而天气也变得越发恶劣起来,风雪愈盛,毫不留情地鞭打着我们的身体。就在体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到了下午2点多,我们机械而缓慢地抓着绳子、挥镐、迈步,开始出现了意志的动摇。我们不知道行进的速度有多慢,而风雪导致能见度太低,亦不知道峰顶到底还有多远。于是再一次停下来喝水和休息,并商量着,无论如何必须登顶。
大家重整旗鼓,拾起信心和目标继续出发。接着,我们发现山体开始明显地变窄,山脊线也开始走向重合,这说明距离峰顶已经不远了!然而这时我们的体能也接近极限,基本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调整呼吸,直到下午四点多,我们的左侧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雪沿线——峰顶已经近在咫尺。
贡嘎主峰最著名的,是其攀登难度和死亡率成正比,想要挑战这座“蜀山之王”,需要面对远高于数座8千米以上海拔的危险系数。右页图为李宗利一行人在攀登贡嘎主峰的途中,山高极巅,雪坡陡峭,身旁便是深不可测的冰川悬崖。
但此时能见度还是太低,风雪弥漫,以至于不能看清周围的全部情况。直到走到一处平顶缓坡,眼前再也没有更高点了,我们真的登上了贡嘎的峰顶。我精疲力竭地走到一个平坦处坐下,然后对小海说,你把周围的情况录下来,否则无法证明我们来到了7556的峰顶。接着,我拿出手机试图定位我的海拔,但由于温度太低,手机很快就被迫关机。
终于成功登顶。但我们却没能多欣赏这份美景和享受胜利的喜悦,一是因为能见度实在太差,风雪使得能见度不到10米,二是时间紧迫,我们要抓紧在天黑前下山。
4安全下撤:峰顶→大本营
我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找到对的方向,风带着雪粒刮在身上、脸上,我的眼睛里是白色的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强烈的虚弱感使得思维都变得缓慢。
登顶是艰难而危险的,而下山之路同样充满了挑战。在1957年,那支成功登顶的中国登山队,也是6人登顶,却在下撤途中发生了坠滑,有3名队员永远地留在了贡嘎的冰川间。
有前车之鉴,没有人敢对贡嘎山有丝毫的轻视,在成功登顶后更是如此。为了能在天黑前回到C3营地,我们只能尽快地下撤。但由于在上山时消耗了太多体能,下山时我们的速度更加缓慢,不多久,天色慢慢地黑了下来。我清晰地记得,我们是从东北山脊旁的一个切面登上来的,但下降了一段路程之后,带队的小海突然在前面翻越了另一条山脊。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303/372.html
上一篇:记者采访要多些实功
下一篇:全国新闻界象棋比赛闭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