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山野的回声——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侧记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r。’11J1J299山野的回声: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6'1记5召口建武'''9●9●山1990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一股“短新闻热。。新年伊始,首都10余家大报在开辟不久的专栏里,刊登了大量现场短新

r。’11J1J299山野的回声: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6'1记5召口建武'''9●9●山1990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一股“短新闻热。。新年伊始,首都10余家大报在开辟不久的专栏里,刊登了大量现场短新闻,响应中国记协发起组织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6月12日,现场短新闻评奖在京揭晓。20多天后,新华出版社推出《现场短新闻——首届评选获奖作品集》。8月13日,由张持坚,蒋耀波、谢金虎选编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短新闻选评》在哈尔滨举行首发式。短新闻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在这个首发式之后举行的新华社短新闻研讨会上,27位出席者带着自己的论文,从诸多角度进行了探讨。南振中向会议提交的沦文《短新闻的两重境界》在总结短新闻采写的成败得失基础上,划分了短新闻的两个层次。低层次的矩新闻往往是形式短,而其实质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淡,短而干瘪,短而琐碎,短而陈旧,高层次的短新闻应该是“由简到繁繁又简,简内尽是精华点”。这样的短新闻是:短而实,短而重,短而浓,短而生动,短而精致,短而新鲜。叶世涛从新闻的立意出发,探讨了如何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也即重大主题与简短形式的关系。他认为,以小见大,关键在见大,大中取小,才能小中见大。曹永安、刘海民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寻找优秀短新闻的成功经验:一语破的,背景精当,叙述生动,言简意赅。张持坚、朱玉泉阐述了“精”与“深”对于短新闻成败的决定作用。前者提出,优秀的短新闻,一是要捕捉真正的新闻,一是要力求每句话,每个段落都包含新的信息。后者认为,短新闻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取决于采编人员的积累:思想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文有仁,肖扬。李沪的论文则从人的角度,提出:繁荣短新闻的根本条件在于提高记者素质。他们认为,所以提倡短新闻就在于我们面临着新闻市场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我们的队伍是否过硬。曹光晖,江佐中谈到短新闻难以繁荣的原因时指出:新闻单位的考核制度与稿酬标准尚长不偏短,是导致短新闻不兴,长新闻难煞的原因之一。贪大求全的习惯势力与新闻知识不普及、新闻功能被曲解相结合迫使记者宁长勿短是短新闻久倡不旺的另一原因。这声声来自山野的回响,终将归到实践中去,归到短新闻的采编第一线去。也将宣告短新闻的繁荣来“临。对于短新闻的理论探讨,也必将逐渐深化。OO~~O*㈩●幼佃以伪臼酗伊朗棚翻勿钢胡枷蜘加钢俏侧棚加O'翻伪翻咖钢咖翻棚咖翻棚朗O●朗栅伪蜘翻加钢总结、推广云梦县清收个人拖欠公款的经验。全国开展清收个人拖欠公款的活动后,数以亿计的资金回到国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资金紧张的困难。后来,这组调查被新华社评为二等好稿。汉正街个体工商户情况调查一组两篇《作用不容否定,问题相当严重》、《部分个体户靠偷漏税收发财》、《加强征管,刻不容缓》刊用后,引起国家税务局的高度重视。在去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税务局长会议上,国家税务局将这组调查作为会议参阅文件,印发与会代表,并且决定把加强对城乡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工作列入1989年的议事日程。经过税务部门一年的努力,结果个体工问卜的税收增加了30亿元,这不仅给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也初步缓和了由于分配不公而引起的社会矛盾。这组调查被新华社评为三等好稿。二是保证了数量,记者重视调查研究,这是毫无疑义的,即便是外国通讯社的记者也是如此。但这不是记者的唯一职责,还应当担负起大量的信息报道任务。这个方面,我们又吸取了“做鞭者”的长处,尽量把质量与数量紧密结合起来,把重点调查研究与一般信息报道结合起来。我们这次在进行上述两组调查研究的时候,没有让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在我们眼前白白流过,而是顺手拈来,制成一串“小鞭。。如《汉正街的大户》、《于志安主动提高上交利税承包基数5096》、《大冶县狠刹吃喝风》,《阳新县城关乱建私房》等七篇报道,部分别被报纸刊用,有的“小鞭”还是“响鞭”。三是提高了自身水平。有两句俗话叫作:“三天不摸手脚生”和“热能生巧,,。如果我们只搞“炮”,一年到头只写几篇文章,很难想象能提高写作水平。!实行“鞭炮方针”,不仅激励你狠抓重点,而且鼓动你多动笔,我们在多写过程中便能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四是增加了效益。记者所采访的一大堆材料,就象采矿工人所采掘的矿石一样,常是“伴生矿”。即是说里面除了有主要金属成分外,还含有其它各种有用元素。工厂加工提炼成产品时,如果按照“制炮者”的做法,只搞重点产品,将其它一切“伴生元素”、甚至是贵重元素,都铲到垃圾堆,那实在是一种极大浪费。我们没有这样,在写成两组调查后,继续在“伴生矿”中寻找“有用元素”,写成了《小税种的暗流》、《只要动真的,问题能解决——云梦县清收拖欠公款纪实》等质量比较好的文章。不难看出,我们充分利用“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加工成各种有用的“产品”,这无疑会大大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O'呵'●tn'9n''5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122/348.html



上一篇:等会
下一篇:“明星”错位与舆论“倾斜”——关于大企业报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