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澄清与历史变迁(2)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三,抗美援朝的宣传需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消息难以及时传播,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遂成为当时被广泛运用的体裁。1952年,

第三,抗美援朝的宣传需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消息难以及时传播,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遂成为当时被广泛运用的体裁。1952年,胡乔木就改进《抗美援朝》专刊致信邓拓等人:“可以约请一些作家写朝鲜战场、朝鲜后方、战俘营英雄人物的有历史价值的实录(可以连载一部分,但必须是写得好的)。”⑧此后,大批记者、作家入朝参与战争报道,短短两三年中,全国报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通讯报告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

第四,国内建设的宣传需要。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国家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批歌颂建设成就、宣传先进典型的经典作品应运而生,代表作包括邓拓的《访葡萄常》、徐迟的《天堑变通途——记武汉长江大桥的“合龙”》、王石等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黄宗英等的《特别的姑娘》等。这些作品特色鲜明,集中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新人新风,突出文学写法,情感真挚,常常直抒胸臆,正面讴歌,体现了新闻宣传对于文学手法的借鉴。

1963年3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邀请30多位作家、记者座谈,专门探讨报告文学的问题。会议将“特写”“速写”“文艺通讯”“文艺性调查报告”等统一到报告文学范畴之下,明确了报告文学的四大特征:第一,写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第二,迅速反映当前现实斗争,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鼓舞作用;第三,主要从正面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第四,用文学语言、文学构思来进行写作,与一般新闻通讯有别。⑨这次座谈会的意义深远,不仅厘定了报告文学的内涵、范畴与特征,而且用文学性将其与新闻通讯区分开来,实质规定了文学面向的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内涵,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新闻文体的独特性。

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从报告文学的第二个高峰到深度报道的崛起。1977-1978年,作家徐迟连续发表《地质之光》和《哥德巴赫猜想》,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哥德巴赫猜想》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突破了题材禁区,是“文革”后第一次将知识分子作为正面歌颂对象的作品。写法注重诗化的语言、深入人物内心的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等,都深刻影响了新时期的非虚构写作。对此,记者钱钢曾做过如是描述:“大概谁也忘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时的情景,许多报纸都用若干个版来全文转载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浪潮涌来,‘文革’后一代的新记者,几乎人人是报告文学的爱好者,谈起刘宾雁、理由、黄宗英的作品,如数家珍。我们飞快接受那些全新的——而又是最基本的理念:说真话,不说假话;说人话,不说鬼话;人道主义;以及‘5W’为标志的新闻真实性原则;还有最重要的,‘改革’。”⑩

此后,《唐山大地震》《中国大串联》《5·19长镜头》等相继发表。这些作品超越了50年代兴起的政治维度取材、讴歌式写作方式,强调将笔触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全景式”“问题式”“故事式”的多元呈现方式,不断彰显写作者的敏锐观察、理性思考与恢弘表达,在构筑当代报告文学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的同时,更彰显了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文学新闻化”和“新闻文学化”。

“文学新闻化”强调“非虚构”,将“田野调查性、新闻性和文献性”作为报告文学的“重要元素”,强化“写实态”,再现“不能被艺术家们所想象出来的事实”?。《唐山大地震》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作者通过对地震幸存者、救援者、地震工作者等持续不断的采访,客观呈现了地震前的奇异自然现象、地震发生时的实况、震后的惨烈景象,从而展现了不同生命个体的命运与际遇,“以灾难为核心,而不是以救灾为核心,这样的写法,在当年是突破。作品按照新闻的规范,记述了大量确凿的事实”?。

“新闻文学化”则凸显了其时新闻界为革除“文革”遗留的不良新闻文风所做的努力,亦即运用文学的表现力来突出新闻的可读性。记者马役军就曾说过:“记者生涯28年,当新闻样式不能表达某种感悟时,便开始选择与新闻相近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

这一定位的直接后果是“反哺”了80年代深度报道的“形构”,激发了新闻记者的“文体意识”。此后,坚守“真实而非虚构”内涵,强化新闻文本的文学审美”逐渐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从1985年开始,新闻界连续刊发《大学生毕业成才追踪记》《第五代》《关广梅现象》《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鲁布革冲击》等突破传统的报道。这些后来被命名为“深度报道”的作品,强调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在内容选材、结构布局、写作技法乃至语言表达等维度都深受报告文学的影响——“就写作笔法,深度报道接近报告文学,但要比报告文学更有理性,目的不是文学化地报告事件,而是文学化地聚焦观点。”?在《第五代》(1986)中,记者选择的报道对象是“第五代留学生”,由“人”切入主题,“见人见事”,这是对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借鉴。报道中充满恢弘气势的笔触、形象化和细节化的描写、整体结构的搭建、故事化的写法等,都显示出当时报告文学的影响。新闻背景的交代、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交替使用、信源的交代、数据的提供,这些又固化了新闻文体非虚构的基本特质。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0/1228/332.html



上一篇:小心“假新闻”2.0版
下一篇:记者采访要多些“实功”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