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澄清与历史变迁(5)

来源:新闻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注释: ①⑤?刘蒙之 张焕敏:《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第7页;第28页 ②芮必峰:《论新新闻学》,《潍坊学院学报》

注释:

①⑤?刘蒙之 张焕敏:《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第7页;第28页

②芮必峰:《论新新闻学》,《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中国首个“非虚构写作大奖”揭晓》,新华网,2013年8月19日

④胡群芳:《杜强:非虚构作品,要有放到十年后还能看的潜力》,《南方传媒研究》,2019年第6期

⑥陈岳芬:《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⑦赵遐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7页

⑧《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新闻出版》(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5页

⑨周国华 陈进波:《报告文学论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9页

⑩?钱钢:《〈唐山大地震〉和那个十年》,《财经》,2009年第15期

?王晖:《时代文体与文体时代》,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

?马役军:《新闻打个文学的盹儿》(上),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4期

??郑兴东:《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第144-145页

?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南香红 陈丰:《特稿二辨》,《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6期

??杨瑞春 张捷:《南方周末特稿手册》,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293页;第3页

?李梓新:《非虚构写作指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第2页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6页

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大特写、特稿、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显示的不仅是文体名称的变换,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1世纪以来,从文学界到新闻界,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介平台,从专业记者到普通公众,非虚构写作的繁荣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学界与业界对非虚构的解读不够清晰,很多问题缺乏更深入的阐释。譬如,“非虚构”概念引入新闻界的必要性何在?以真实为核心追求的新闻,难道不应该就是“非虚构”的?抑或还有新闻是“虚构”的?对于这些根本性问题,仅仅从理论、概念层面加以推演,难免望文生义,甚而谬以千里。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历时性维度,探寻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内涵,继而探讨新闻文体演化的基本逻辑。非虚构的概念简史作为一种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文体形态,非虚构(Non-fiction)是从美国引入的“舶来品”,又被称为文学新闻(Literary Journalism)、纪实新闻、叙事新闻、长新闻、特稿等,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借助虚拟对话的形式,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包括四个特征:第一,记录性,非虚构作品来自真实世界的“事实”记录;第二,详尽的研究,非虚构写作要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文献的验证来建立叙事的可信性;第三,场景,非虚构写作强调重建场景;第四,细致的写作,优美的语言是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特征。①按照美国新闻史家的考证,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叙事性文学新闻)是在1890年代得以成熟,到19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发展到极端。“新新闻主义”实质是运用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技法,高扬人的主体性旗帜,突破建基于客观性理念为核心的新闻文体范式。当然,由于新新闻学对于新闻传统近乎全盘否定,尤其在实践中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背离,导致其仅仅持续了十年即告终结。“新新闻学在反传统、反权威时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显得单薄、脆弱,一旦反击的力量横扫而来,新新闻学便不堪一击地退缩到历史的角落里,从此一蹶不振。”②但是,新新闻主义对于“故事”的青睐,对于文学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都对新闻文体产生了巨大影响。1978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置“特稿写作奖”(Feature Writing)就是对新新闻主义合理成分的继承与开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相继出现的大特写、特稿以及非虚构写作等基本也都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中国语境下的非虚构写作意涵更加丰富。作家莫言认为:“非虚构写作介乎新闻通讯和小说之间。如果说新闻通讯是绘画,非虚构文学则更像雕塑,更加立体地展现了人物。”③记者杜强也用文学性衡量非虚构的尺度,“非虚构写作,情感性的东西会多一些,作者的个人表达会多一点,然后会更加有意识地试验文学手法”④。王天挺则从新闻与文学的共性特征切入,“不管是文学还是非虚构,在‘打动人’这一点上是一致的”⑤。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界定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文体形态”,一种是“写作姿态”,一种是“文学潮流”。本文选择第一种,即“非虚构写作”是呈现新闻的一种结构方式和话语体式。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当代“旅行”1949年至今,循着“报告文学-大特写-特稿-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路径,新闻面向的非虚构写作大体历经了四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中国报告文学的第一个高峰。作为一种边缘文体,报告文学实质是一种“非虚构文学”:“比之新闻,它能自由地使用文学手段诸如联想、抒情、议论等,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较之文学,它是真实的而非凭想象创作的,非虚构的真实性是其存在的基点。”⑥从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中国报告文学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其主要原因有四: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广大新闻工作者一时难以适应城市办报的变化,不写少写不会写新闻,是当时的一大弊病。于是,沿用解放区办报的基本经验就成为当时最稳妥也是最实用的做法。有鉴于此,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党媒遂选择通讯、报告文学这些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体裁。第二,这一时期报告文学作者队伍已具备相当规模。“20年代执笔草创的文坛前辈,30年代雄踞文坛的宿将,40年代在战火中锻炼成长的文艺战士和新闻记者,以及50年代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汇聚成一支声势浩大的报告文学作家队伍。”⑦这批作者成为新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生力军”,也共同推动了新中国报告文学第一个高峰的形成。第三,抗美援朝的宣传需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消息难以及时传播,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遂成为当时被广泛运用的体裁。1952年,胡乔木就改进《抗美援朝》专刊致信邓拓等人:“可以约请一些作家写朝鲜战场、朝鲜后方、战俘营英雄人物的有历史价值的实录(可以连载一部分,但必须是写得好的)。”⑧此后,大批记者、作家入朝参与战争报道,短短两三年中,全国报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通讯报告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第四,国内建设的宣传需要。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国家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批歌颂建设成就、宣传先进典型的经典作品应运而生,代表作包括邓拓的《访葡萄常》、徐迟的《天堑变通途——记武汉长江大桥的“合龙”》、王石等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黄宗英等的《特别的姑娘》等。这些作品特色鲜明,集中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新人新风,突出文学写法,情感真挚,常常直抒胸臆,正面讴歌,体现了新闻宣传对于文学手法的借鉴。1963年3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邀请30多位作家、记者座谈,专门探讨报告文学的问题。会议将“特写”“速写”“文艺通讯”“文艺性调查报告”等统一到报告文学范畴之下,明确了报告文学的四大特征:第一,写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第二,迅速反映当前现实斗争,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鼓舞作用;第三,主要从正面歌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第四,用文学语言、文学构思来进行写作,与一般新闻通讯有别。⑨这次座谈会的意义深远,不仅厘定了报告文学的内涵、范畴与特征,而且用文学性将其与新闻通讯区分开来,实质规定了文学面向的非虚构写作的基本内涵,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新闻文体的独特性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从报告文学的第二个高峰到深度报道的崛起。1977-1978年,作家徐迟连续发表《地质之光》和《哥德巴赫猜想》,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哥德巴赫猜想》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突破了题材禁区,是“文革”后第一次将知识分子作为正面歌颂对象的作品。写法注重诗化的语言、深入人物内心的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等,都深刻影响了新时期的非虚构写作。对此,记者钱钢曾做过如是描述:“大概谁也忘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时的情景,许多报纸都用若干个版来全文转载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浪潮涌来,‘文革’后一代的新记者,几乎人人是报告文学的爱好者,谈起刘宾雁、理由、黄宗英的作品,如数家珍。我们飞快接受那些全新的——而又是最基本的理念:说真话,不说假话;说人话,不说鬼话;人道主义;以及‘5W’为标志的新闻真实性原则;还有最重要的,‘改革’。”⑩此后,《唐山大地震》《中国大串联》《5·19长镜头》等相继发表。这些作品超越了50年代兴起的政治维度取材、讴歌式写作方式,强调将笔触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全景式”“问题式”“故事式”的多元呈现方式,不断彰显写作者的敏锐观察、理性思考与恢弘表达,在构筑当代报告文学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的同时,更彰显了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文学新闻化”和“新闻文学化”。“文学新闻化”强调“非虚构”,将“田野调查性、新闻性和文献性”作为报告文学的“重要元素”,强化“写实态”,再现“不能被艺术家们所想象出来的事实”?。《唐山大地震》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作者通过对地震幸存者、救援者、地震工作者等持续不断的采访,客观呈现了地震前的奇异自然现象、地震发生时的实况、震后的惨烈景象,从而展现了不同生命个体的命运与际遇,“以灾难为核心,而不是以救灾为核心,这样的写法,在当年是突破。作品按照新闻的规范,记述了大量确凿的事实”?。“新闻文学化”则凸显了其时新闻界为革除“文革”遗留的不良新闻文风所做的努力,亦即运用文学的表现力来突出新闻的可读性。记者马役军就曾说过:“记者生涯28年,当新闻样式不能表达某种感悟时,便开始选择与新闻相近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这一定位的直接后果是“反哺”了80年代深度报道的“形构”,激发了新闻记者的“文体意识”。此后,坚守“真实而非虚构”内涵,强化新闻文本的文学审美”逐渐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从1985年开始,新闻界连续刊发《大学生毕业成才追踪记》《第五代》《关广梅现象》《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鲁布革冲击》等突破传统的报道。这些后来被命名为“深度报道”的作品,强调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在内容选材、结构布局、写作技法乃至语言表达等维度都深受报告文学的影响——“就写作笔法,深度报道接近报告文学,但要比报告文学更有理性,目的不是文学化地报告事件,而是文学化地聚焦观点。”?在《第五代》(1986)中,记者选择的报道对象是“第五代留学生”,由“人”切入主题,“见人见事”,这是对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借鉴。报道中充满恢弘气势的笔触、形象化和细节化的描写、整体结构的搭建、故事化的写法等,都显示出当时报告文学的影响。新闻背景的交代、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交替使用、信源的交代、数据的提供,这些又固化了新闻文体非虚构的基本特质。这一时期的深度报道吸纳了报告文学的非虚构和人文性特质,又不断挣脱报告文学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文体样淌兰?0年代末至90年代:从大特写的兴起到特稿的第一次繁荣。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成为公众选择新闻的基本诉求,传统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都遭遇到了巨大危机。1985年,一种全新的文体形态“大特写”率先由上海《生活周刊》“命名”。1988年,北京青年报开始以“社会大特写”引起报界关注。这种强调文学性、故事性、全景化的新闻文体样态之所以受到大众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周末版”的基本定位和竞争需要。新时期第一家“周末版”是中国青年报在1981年创办的“星期刊”。到1992年,仅省、部级以上的报纸中,出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的就有50多家。?“周末版”的初衷是弥补日报的不足,争取更多的读者。由于在时效性方面与日报的差距,“周末版”不得不寻求报道的“第二落点”,亦即淡化时效性,追求可读性。由此,大特写因时而生。文体界面的大特写,篇幅在4000字左右,拒绝单一化形式,强调对于多种文体的借鉴与融合,是新闻分析、新闻综述、趋向性新闻等新兴文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性文体。在写法上,则更强调文字的明易畅达和叙事的形象化。同时,它又是以抨击时弊为主旨的问题性报告文学的新闻化,而贯穿于其中的思想核心,则是宏观的理性思考。写法较少受到传统新闻样式的限制,“更强调夹叙夹议,叙事形象,写法通俗,有情节、有事件、有人物,可读性较强”?。大特写一开始更似报告文学的“缩写版”,逐渐聚焦到软新闻、司法新闻、故事等领域。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晚报、都市报的崛起,大特写遂成为这类市民报的重要品种。1995年,中国青年报创办“特稿版”——“冰点”。从第一篇报道《北京最后的粪桶》开始,“冰点特稿”的旨趣就一以贯之:题材取自真实事件,细致的观察与细腻的笔触背后蕴含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内心世界的尊重——“记者以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基本使用‘白描’手段,客观、真切、栩栩如生地描述出采访对象的苦难和希望,极大地唤起了善良人群的共鸣。”?“冰点”带来了新时期特稿的第一次繁荣,也初步奠定了特稿文体的“行业标准”。按照李大同的说法,特稿的文体特色主要包括:“首先,题材本身有重大关系,要有张力,要判断读者会不会感兴趣。题材的重要性大概占50%;然后,标题要吸引人,标题作用多大呢,要管500字。一个好标题,能让读者看500字;那么,开头这500字写得好,产生‘阅读惯性’,然后让读者读接下来的1500字;阅读疲劳通常产生在1500字左右,这时候,你得让读者喘口气,甚至在1500字的结尾处埋下某种伏笔,再吸引读者读下去,直至读完。”?“重大”“张力”“阅读惯性”等关键词,集中展示了特稿的非虚构性质和类似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于是,“讲故事”就成为“冰点特稿”的重要呈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时新闻界对于特稿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把新闻写得更好看”的形式层面,并未从根本上触及特稿的精髓——“特稿的选择,是理解世界的方式的选择,是对新闻的解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是呈现方式的选择。”?4.21世纪以来:从“南周特稿”的探索到非虚构写作的“命名”。2003年,《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发表《举重冠军之死》,这篇被称为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开启了该报“中国式特稿”的探索之旅。此后,“南周特稿”专版以“追求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为基本定位,选题聚焦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题材,将“戏剧性高度集中”作为选题基本原则,强调“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的特稿操作路径?,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稿作品,例如李海鹏的《悲情航班MU5210》、南香红的《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曹筠武的《系统》、叶伟民的《山寨春晚变形记》、关军的《一封27年等不来的感谢信》等。与此同时,一大批传统纸媒诸如《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智族GQ》《时尚先生》等相继加入特稿生产行列,由此带来了特稿文体的再度繁荣。包丽敏的《无声的世界杯》、林天宏的《回家》、赵涵漠的《永不抵达的列车》、林珊珊的《少年杀母事件》、王天挺的《北京零点后》、袁凌的《血煤上的青苔》等成为其中的代表作。这些作品贴近社会现实,写法上各具特色,有的擅长对真实细节的描摹,有的聚焦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求历史时空中多维度、多关联的真实。总体看,这些特稿大多强调新闻框架内对文学手法的征用,很多作品直接借鉴小说的创作方法,综合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和对话的发展、冲突与张力的构建、对事件场景的重现以及对语言的重视,努力寻求新闻实录与文学审美双重价值——“特稿文体折射出新闻价值理念获得普遍认同,其原因在于,事件的叙述具有人的维度,有人情味;其次在于,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样式为读者喜闻乐见;最后在于,对时代的进步意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特稿的第二次繁荣不仅产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更为非虚构写作的崛起培育了一批以传统记者为主体的专业化作者队伍,也培养了一个对非虚构具有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的读者群。2010年,《人民文学》(第2期)首次推出“非虚构”栏目,此后,伴随梁鸿的《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非虚构文学作品的“一纸风行”,一大批国外非虚构经典被译介引入国内,例如卡波特的《冷血》、赫西的《广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彼得·海勒斯的《奇石》《江城》《寻路中国》等。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白俄罗斯非虚构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助推了非虚构写作潮流在国内文学界的兴起。对于非虚构写作这个“命名”,国内新闻界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迅速成为积极的行动者与推介者。一方面,新闻界通过创办非虚构栏目、搭建新媒体平台、举办写作大赛等形式,大力推广非虚构写作。2011年,中国第一个创新人群故事传播平台“中国三明治(China30s)” 成立,以“众包+专业策划编辑”方式生产非虚构作品。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与《人物》杂志双双增设非虚构栏目。2015年,网易新闻上线“人间”,立足“活在尘世,看见人间”,集中刊发原创的非虚构故事。同年,《南方人物周刊》《谷雨》《地平线》《人间》《时尚先生Esquire》《单读》《正午》《智族GQ》8家媒体平台联合发起成立“非虚构创作联盟”。2017年,李海鹏等创立“讲述最好的非虚构故事”的ONE实验室;同年,“真实故事计划”启动第一届非虚构写作大赛,力图打通新媒体、出版、影视三大行业,实现非虚构写作的产业化。2018年,澎湃新闻正式上线非虚构栏目“镜相”,林珊珊领衔的“故事硬核”工作室加盟腾讯谷雨。2019年,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今日头条联合举办“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大赛,旨在“培育优秀非虚构写作者,并长期孵化非虚构佳作”。另一方面,新闻界也生产出一批非虚构佳作。2015-2016年,《时尚先生Esquire》连续刊发魏玲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微信号阅读量均达到3000万+。《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更是被影视公司分别以百万元买断版权。2017年,《南方人物周刊》卫毅采写的《白银时代:一桩连环杀人案和一座城市的往事》,连续获得腾讯“年度非虚构写作大奖”和网易“非虚构文学奖”。2019年,杜强的非虚构作品《废物俱乐部》获得瑞士伯尔尼记者节首届“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第三名。此外,《1986年,生死漂流》《“失败者”李晓峰》等也都是这个领域的优秀作品。目前,非虚构写作的作者队伍正在从专业记者、作家拓展到普罗大众,写作领域也从新闻、文学拓宽到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舆论场中既有专业媒体记者采写的专业“特稿”“口述实录体新闻”等,也有普通人写的“日记体”的“真实故事”,从中我们亦能观测到非虚构写作在这个时代的意义与价值——“对于心灵疗愈、连接他人,传播知识以及当下所流行的社群组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虚构写作演化的三个逻辑第一,作为一种跨界文体,非虚构写作是新闻与文学交叉互动的结果。这本身即凸显了文体变易的一条“进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体之间的交叉、渗透,并进而产生一种新的文体。这种交叉、渗透实际上是多种结构规范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妥协和相互征服。”?第二,新闻的母体是“文学”,新闻既要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又要不断挣脱文学束缚,继而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文体形态,寻找到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但是,新闻文体与生俱来的文学“痕迹”,又常常显现在具体的新闻叙事之中,这主要表现在对文学理念、技巧的借鉴与调用,“小说的情节之曲折,戏剧的冲突之激烈,诗歌的动词诗眼之灵动……无所不可拿来一用,只要用得妥帖而又没有越过真实的边界”?。第三,新闻文体的变迁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动、公众诉求的移位、文体自洽性的作用等构成了新闻文体演化的重要因素。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大特写、特稿、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显示的不仅是文体名称的变换,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记者袁凌指出,“从文学的衰退、新闻的转型和社会独立写作的兴起,各种学科的交融,几个方面的因素合起来就出现了非虚构的东西”?。注释:①⑤?刘蒙之 张焕敏:《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第7页;第28页②芮必峰:《论新新闻学》,《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③《中国首个“非虚构写作大奖”揭晓》,新华网,2013年8月19日④胡群芳:《杜强:非虚构作品,要有放到十年后还能看的潜力》,《南方传媒研究》,2019年第6期⑥陈岳芬:《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报告文学与深度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⑦赵遐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7页⑧《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新闻出版》(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5页⑨周国华 陈进波:《报告文学论集》,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9页⑩?钱钢:《〈唐山大地震〉和那个十年》,《财经》,2009年第15期?王晖:《时代文体与文体时代》,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马役军:《新闻打个文学的盹儿》(上),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4期??郑兴东:《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第144-145页?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南香红 陈丰:《特稿二辨》,《南方传媒研究》,2013年第6期??杨瑞春 张捷:《南方周末特稿手册》,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293页;第3页?李梓新:《非虚构写作指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第2页?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6页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0/1228/332.html



上一篇:小心“假新闻”2.0版
下一篇:记者采访要多些“实功”

新闻界投稿 | 新闻界编辑部| 新闻界版面费 | 新闻界论文发表 | 新闻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